分享者:5151 | 分類:豬類 | 更新:2014/3/24 9:06:23 | 瀏覽:18 |
免疫的概念就是通過給動物人工接種疫苗,使其建立特異免疫力,抵抗相應的傳染病侵襲,這是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主要手段之一。目前,我國已經成功研制出預防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疫苗,實驗室初步研究結果表明,接種后28天可產生免疫保護力,免疫期為4個月,F(xiàn)在國家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,所有養(yǎng)殖場戶都必須按照當?shù)貏游锓酪邫C構要求,對飼養(yǎng)的生豬進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。 |
但是,免疫程序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,不可照搬照抄別人的程序。一般子豬斷奶后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2毫升肌肉注射一次,在發(fā)生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地區(qū),首免后一個月用同樣劑量加強免疫一次;母豬在每次配種前或產子后加強免疫一次,劑量為4毫升。種公豬每6個月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免疫一次,劑量為4毫升。新引進豬要隔離觀察14天后進行補免,發(fā)生疫情時對疫區(qū)和受威脅地區(qū)所有豬進行一次強化免疫。
疫苗只適用于接種健康豬,對于發(fā)病豬群不可使用,屠宰前21日不得進行接種。注射方法為經耳后根肌肉注射,疫苗使用前應恢復到室溫并充分振搖均勻,接種用器具應清潔無菌,注射部位應嚴格消毒,具體操作時應以疫苗說明書為準。接種后個別豬可能出現(xiàn)體溫升高、減食等反應,一般在2日內自行恢復,重者可注射腎上腺素,并采取輔助治療措施。疫苗開封后,應于當日用完,剩余疫苗、疫苗瓶及注射器具等應無害化處理。
另外,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是預防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基礎。如果感染豬瘟等免疫抑制性疫病,接種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也不能產生較強的免疫力。一般子豬分別在20日齡和60日齡用豬瘟弱毒脾淋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;50日齡進行豬丹毒、豬肺疫疫苗和子豬副傷寒疫苗的免疫;80日齡用豬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1毫升。
初產母豬配種前4周用豬瘟弱毒脾淋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,前2周用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肌肉注射3毫升,前1周用豬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;經產母豬配種前2周用豬瘟弱毒脾淋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。
所有母豬每隔6個月用口蹄疫滅活疫苗肌肉注射2毫升/次,產前6周豬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,產前4周豬傳染性胃腸炎、流行性腹瀉二聯(lián)苗注射4毫升,產前5周和產前3周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肌肉注射5毫升。 |
種公豬每隔6個月依次進行豬瘟、高致病性豬藍耳病、口蹄疫、豬偽狂犬病的加強免疫,豬瘟用弱毒脾淋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,高致病性用豬藍耳病滅活疫苗肌肉注射4毫升,口蹄疫用滅活疫苗肌肉注射2毫升,豬偽狂犬用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頭份,每種免疫間隔7天。
|
|
|
|
|